Traditional Arts Centre

国家艺术理事会(2023-2026)常年主要拨款受益团体

border_divider_2000
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
______

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于2012年,是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常年主要拨款支持的公益慈善教育机构,也是目前中国戏曲学院唯一在海外设立的教学实践基地。

这个由新加坡青年文化奖获得者蔡碧霞创办的非营利艺术团体,秉持弘扬传统艺术、继承华族文化的宗旨,开展相关培训、研究及演出活动,承担了普及、提高和教育戏曲人才的多重任务,并积极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,不遗余力打造属于新加坡的戏曲文化品牌。

在新加坡传承和传播华族戏曲艺术,为本地戏曲界培养新血、发掘后起之秀,是中心所担负的重要使命。除了继承和保留华族戏曲的传统特色之外,中心也积极创作富有本地特色的作品,融入新元素,吸引新观众,有力推动新加坡戏曲艺术的发展工作。

传统艺术中心将一如既往、全力以赴,不断创建平台,以培养年轻戏曲演员与观众;并积极与国际知名院校携手合作,定期开办高水平的戏曲研修班课程、狮城青少年戏曲汇演、狮城戏曲荟萃及国际戏曲学术研讨会,凝聚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艺术团体的力量,加强国际交流合作,在狮城开辟出一片戏曲新天地。

border_divider_2000
导师简介
______
蔡碧霞
蔡碧霞– 艺术总监

蔡碧霞,2008年青年文化奖得主。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。蔡碧霞早年在福建省南靖艺校专业培训班,师从京剧表演艺术家刘作玉老师。1989年考取了广东省汕头市戏曲学校,主修传统戏曲表演专业。1993年加入中国广东汕头曲艺团。1997年加入新加坡戏曲学院。2010年赴中国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导演课程。2011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攻读戏曲导演本科课程。

主演剧目有潮剧、芗剧和黄梅戏,2005年她主演的《夜莺》在丹麦首演,在纪念安徒生诞生两百周年的艺术节上,被评为最佳节目。2006年,她导演的《穆桂英》在美国德萨斯举行的国际戏剧节获最佳女主角大奖。2008年,受邀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音乐剧《南西厢》传统戏曲身段训练导师。2010年,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成归来,受邀为新加坡琼剧团导演新编琼剧《三拜花堂》;新加坡缘点表演艺术中心导演新编琼剧《名花不谢》。2011年率队带领新加坡女子小学儿童黄梅戏《花木兰》剧组,参加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“第二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”,获得最高荣誉“文化传承奖”

蔡碧霞除了在舞台上塑造不同的戏曲行当角色,她也积极参加戏曲研究工作。她的著作《狮城潮剧情》于2003年出版,为新加坡戏曲学院丛书的第一本。《狮城梨园散记》2008年由济阳蔡氏公会出版。近年来,她多次受邀到中国、台湾及本国参加国际研讨会及发表多篇戏曲方面的论文。

李传雪生活照
李传雪–高级教师

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表演专业。自2013年任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琼剧表演教师,担任身段课与把子课教学。2020年受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邀请,任教于本地多所中小学,负责导演和排练工作。李传雪主攻刀马旦,演出作品有《扈家庄》,《白蛇传. 盗仙草》,《女杀四门》等。曾多次出访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瑞士、香港等国家地区参加演出交流。

陈国来
陈国来–助理导师
获得中国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林蕴育及朱绍琛的指导,2013年受聘于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,负责行政与担任助理导师工作,陈老师专攻老生行当,曾在潮剧剧目《关公与貂蝉》、《蝴蝶梦》、《告亲夫》、《火烧临江楼》中均有出色的表演。多次赴各地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演出。2006年录制了《新加坡华族地方戏曲潮剧篇唱腔专辑》备受欢迎。
border_divider_2000

Copyright [2014] by 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